每年,全球近千支队伍参加HiMCM美国高中生数学建模竞赛,然而,能够斩获Outstanding(O奖)这一殊荣的团队,比例不足1%。因此,HiMCM被誉为理工科学生的“爬藤利器”,每年吸引着大量国际生的参与,竞争日益激烈。
HiMCM组队常见雷区
1.盲目追求学霸组队
误区:许多人认为只要找几个“学霸”组队就能万事大吉。然而,在HiMCM这样的竞赛中,单靠个人能力是不够的,团队合作和角色互补才是制胜之道。
正确做法:
能力互补:团队成员应具备不同的技能,而不是每个人都擅长同一领域。理想的团队应该包括以下四个角色:
数学建模选手:负责构建数学模型,理解和分析问题。
数据分析师:处理和分析数据,提供支持模型的数据基础。
全英论文写手:撰写清晰、逻辑严密的英文论文,确保结果能够被有效传达。
队伍领导者:协调团队工作,分配任务,并确保按时完成各项任务。
注意:每个成员都应有明确的角色和责任,这样才能最大化团队的整体效率。
2.明确参赛目标
误区:有些团队在组队时没有明确的时间安排和备赛计划,导致比赛过程中出现时间管理混乱或责任不清的问题。
正确做法:
沟通与规划:在组队初期,务必与队友沟通好彼此的时间安排、备赛计划以及参赛目标。HiMCM的比赛周期为14天,这期间需要完成问题分析、数据分析、建立数学模型以及撰写英文论文,任务繁重且时间紧迫。
避免“三无选手”:要避免与无时间观念、无责任担当、无沟通能力的“三无选手”组队。选择那些责任心强、时间观念强并且善于沟通的队友,以确保整个团队能够在规定时间内高效运作。
具体步骤:
制定详细的时间表:明确每天的任务和截止日期,确保每个阶段都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。
设定合理的期望值:讨论并确定团队的目标是什么,是为了获得奖项还是为了积累经验?明确目标有助于更好地分配资源和精力。
3.赛前多次进行模拟训练
误区:一些团队忽视了赛前的模拟训练,导致正式比赛中遇到各种问题而措手不及。
正确做法:
多次模拟训练:参加HiMCM这样高强度的比赛,不仅考验知识水平,还考验心理素质。通过多次模拟训练,可以提前发现潜在问题并加以解决,从而提高团队的实战能力。
积极支持与鼓励:拥有积极向上、相互支持的队友能够在关键时刻给予鼓励,帮助大家克服困难,保持良好的心态。
具体措施:
模拟真实比赛环境:在模拟训练中尽量还原比赛的实际条件,包括时间限制、任务分配等。
反思与改进:每次模拟结束后,团队应共同反思过程中的不足之处,并提出改进建议,不断完善团队的合作方式。
增强心理素质:通过多次模拟训练,不仅能提升技术水平,还能增强团队的心理素质,培养应对压力的能力。
【HiMCM赛事信息/组队招募/课程信息】
扫码添加顾问老师,一对一咨询!
更有HiMCM【获奖论文】限时免费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