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IMCM 想拿奖先避坑!HIMCM 20天如何精准冲刺?

HIMCM 是由 COMAP 主办的国际高中数学建模竞赛,强调跨学科问题解决能力、数学建模思维、编程实现与学术英文写作

一、HIMCM 想拿奖先避坑!

1. 死磕代码,忽略论文逻辑

问题本质:评委不看“代码是否炫技”,而是看“建模思路是否完整、逻辑是否自洽”。

典型表现

花3天写深度学习模型,但论文中假设不清晰、推导跳跃。

模型结果无法解释,缺乏现实意义。

2. 临时组队,分工混乱

问题本质:14天高强度赛程中,团队磨合成本极高,临时组队极易内耗。

典型表现

第3天还在争论“谁写摘要”“谁画图”。

文件版本混乱,多人修改导致内容丢失。

3. 乱用AI不报备,直接取消资格

2025年新规:COMAP 强制要求提交 「AI使用报告」(AI Usage Statement)

违规行为

用ChatGPT生成论文段落但未标注

用Copilot自动生成代码但未说明

4. 跳过“模拟赛复盘”

问题本质:刷题≠提分,关键在于“反思与迭代”。

典型误区

只追求“做完一套题”,不分析“假设是否合理”“模型是否可验证”。

下次遇到同类题仍犯同样错误。

二、20天精准冲刺:“打基础”+“冲高分”

前14天:真题实战

1. 建模:主攻3类“万能模型”,覆盖60%真题

模型 适用场景
AHP 层次分析法 多指标决策、权重分配
TOPSIS 优劣解距离法 方案排序、优劣比较
线性规划(LP) 资源优化、成本最小化

2. 分工:定“铁三角”

角色 核心职责 推荐工具
建模手 设计模型框架、提出假设、选择方法 LaTeX, Word
程序员 实现算法、调试代码、生成图表 Python (Pandas/Matplotlib), MATLAB, Lingo
论文写手 撰写英文论文、逻辑衔接、格式统一 Overleaf, Grammarly

3. 模拟:4天1套真题,只刷“高性价比题”

优先刷 A 题

A题通常为连续型问题(如预测、优化),数据更完整,解题路径清晰

近年获奖率比 B 题(离散型)高约 15%

模拟流程

Day 1:选题 → 文献调研 → 提出假设

Day 2-3:建模 → 编程 → 求解

Day 4:撰写论文 → 检查 → 提交

后6天:优化提分(瞄准 Meritorious / Finalist 奖)

1. 论文:300字摘要定生死

针对[现实问题],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[模型名称]的解决方案。首先,通过[数据来源]获取关键参数,并建立[模型类型]模型。结果表明,[核心结论]。该模型可推广至[应用场景],为[决策者]提供支持。

2. 模型:补“敏感性分析”,直接拉分

评委最看重:模型是否稳定?参数变化是否导致结果剧烈波动?

做法

选择1-2个关键参数(如增长率、成本系数)

调整±10%、±20%,观察结果变化

用图表展示(如折线图:参数 vs. 目标值)

3. 工具:备“模板库”,节省时间

类型 推荐模板
Python 可视化 Matplotlib/Seaborn 折线图、热力图、柱状图模板
LaTeX 排版 Overleaf 上的 HIMCM 论文模板(含目录、图表编号)
敏感性分析 预设代码片段(for循环调整参数)
参考文献格式 BibTeX 引用模板(APA/MLA)

三、“提分技巧”:3句话帮你拉开差距

1. 假设要“带依据”

2. 模型要“做对比”

3. AI报告要“规范”

2025新赛季HiMCM组队报名中!

我们提供himcm组队+辅导的服务,海外高中+国际学校全球组队

更有HiMCM【历年获奖论文】限时免费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