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iMCM作为全球最具含金量的中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之一,其题目难度逐年提升,尤其是近年来对高奖项(如O奖、F奖)的评审标准越来越严苛。HiMCM每年提供两个题目供参赛队伍选择(Problem A 和 Problem B),题目类型和难度方向略有不同。
一、HiMCM题目类型与难度分析
Problem A:常规建模题(理论 + 多维度分析)
特点:
通常聚焦于社会、经济、环境、政策等现实问题
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综合建模与分析
数据来源多为公开数据库或历史数据
对模型逻辑性、系统性、权重设计要求高
2024年真题示例:Problem A
“未来奥运会建模——竞赛项目选择” 难点在于需从受欢迎程度、性别平等、包容性、安全性、公平竞争等多个维度进行评估,利用历史数据调整模型权重,预测未来趋势并解释过去数据。
难点总结:
多变量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
权重分配与敏感性分析
历史数据的处理与趋势预测
需结合政策背景与人文因素
适合团队:
擅长系统建模、逻辑推导
对社会问题感兴趣,具备一定跨学科理解能力
英文写作能力强,能清晰表达复杂逻辑
Problem B:数据分析题(编程 + 数据挖掘)
特点:
侧重数据处理、挖掘、建模与可视化
通常涉及大量数据集,需要编程建模
对Python、MATLAB、R等编程能力要求高
更偏向工程、科技、环境类问题
2024年真题示例:Problem B
“检查高性能计算对环境的影响” 需考虑全球范围内 HPC 中心的总功率容量、实际运行功率、全球总算力需求变化趋势,以及不同地区能源结构变化对 CO₂ 排放的影响。
📌 难点总结:
多变量建模,变量间存在强相关性
需要进行复杂数据清洗与预处理
对编程建模、结果可视化能力要求高
需深入理解能源结构、碳排放机制等背景知识
适合团队:
有较强编程基础(Python/Matlab)
熟悉数据处理、可视化工具(如Pandas、Matplotlib)
对环境科学、能源工程等领域感兴趣
二、O奖有多难拿?
22-24年近三年来,O奖的获奖比例正在逐年下降,同时,其他F奖、M奖也一样在下降。只有难度降低的H奖和S奖的比例在慢慢上升。
这也侧面反映出HiMCM对于高奖项的获奖评分标准更加严格,对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和筛选的权威性也越来越高。
2022 | 2023 | 2024 | |
O奖 | 9 | 9 | 8 |
占比 | 1.05% | 0.93% | 0.76% |
三、如何选择更适合自己的题目?
评估维度 | Problem A 更适合 | Problem B 更适合 |
---|---|---|
团队成员背景 | 社会科学、政策研究、文科背景较强 | 数学、计算机、工程背景较强 |
模型难度 | 系统性强、逻辑复杂 | 数据量大、编程要求高 |
数据获取 | 多为历史数据、可公开获取 | 需自行整理、清洗数据 |
编程能力要求 | 中等,侧重逻辑建模 | 高,需熟练使用Python/Matlab |
论文写作难度 | 高,需清晰表达多维度分析 | 中,图表展示为主,逻辑相对清晰 |
拿奖难度 | 高(竞争激烈) | 略低(但技术门槛高) |
四、O奖团队的共同特点
团队结构清晰:通常有1名建模手、1名编程手、1-2名论文手
模型创新性强:不是简单套用现有方法,而是根据问题特性进行改进或原创
论文结构严谨:摘要、问题分析、模型构建、求解、验证、结论、参考文献齐全
图表规范清晰:数据可视化能力强,图表标注完整
英文写作流畅:语法准确、逻辑清晰、表达专业
2025新赛季HiMCM组队报名中!
我们提供himcm组队+辅导的服务,海外高中+国际学校全球组队
更有HiMCM【历年获奖论文】限时免费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