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iMCM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中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之一,不仅考察学生的数学能力,更注重问题理解、建模思维、团队协作与学术表达的综合素养。以下从比赛核心特点、高频问答、选题适配策略三大维度,为你提供清晰、实用的参赛指引。
一、HiMCM 的核心比赛特点
HiMCM 评委不追求“标准答案”,而是聚焦于你的思考过程是否合理、模型是否可信、表达是否清晰。请务必牢记以下六大准则:
1.清晰表达,突出重点
论文要让评委轻松看懂你的思路;
关键结论、核心模型、创新点需在摘要和正文显著位置呈现。
2.准确理解题意,明确假设与变量
开篇需重述问题,并说明你对题目的解读;
所有假设(如“忽略风速影响”)必须列出并解释其合理性;
所有符号、变量需定义清楚(建议用表格汇总)。
3.模型选择要有理有据
不是“用了高级模型就加分”,而是“为什么这个模型适合这个问题”;
详细说明模型设计逻辑、求解步骤及验证方式(如敏感性分析、误差检验)。
4.客观评价模型优缺点
主动指出模型局限(如未考虑突发断电),并提出改进方向;
体现批判性思维,比盲目吹嘘模型更得高分。
5.正文简洁,附录承载细节
正文控制在25页内,只保留关键推导与示例;
复杂公式、冗长代码、原始数据可放入附录(不计入页数)。
6.结论明确,引用规范
结尾需给出具体、可操作的建议(如“A市最适合作为主办城市”);
所有参考文献、数据来源必须按学术规范标注。
二、HiMCM 常见问题 Q&A(2025 赛季版)
| 问题 | 回答 |
|---|---|
| 适合哪些学生? | 对应用数学、工程、计算机、商科、环境科学等感兴趣的学生;初三至高三均可参加;目标世界名校者强烈推荐。 |
| 比赛窗口何时关闭? | 美国东部时间 2025年11月18日 20:00(北京时间11月19日9:00)。 |
| 论文有字数限制吗? | 无字数限制,但总页数 ≤ 25页(含图表、参考文献),字体建议 Times New Roman 12pt。 |
| 必须提交哪些内容? | 摘要页 + 目录 + 完整解决方案 + 1–2页致相关方信函 + 参考文献 + AI使用报告(若使用,不计入25页)。 |
| 家长能当指导老师吗? | ❌ 不可以。必须由在校教师担任指导老师,负责注册与提交。 |
| 建模部分占比多大? | ⭐ 核心权重最高!全文应围绕建模展开,其他部分为建模服务。 |
| 数据从哪来? | 官方通常为每题提供基础数据;若无,可自行查找公开数据(政府网站、World Bank、Kaggle等),需注明来源。 |
三、如何选择适配团队的题目?——A题 vs B题深度对比
适合选择 A题(优化问题) 的团队特征:
强项:逻辑推理、算法设计、场景抽象能力;
擅长工具:图论(最短路径、网络流)、动态规划、整数规划;
偏好风格:
喜欢将物理空间(如办公楼、街道)转化为离散节点/图结构;
能快速设定合理参数(排查时间、移动速度、风险权重);
不依赖外部数据,靠模型内部逻辑推导得出策略;
注重输出可执行方案(如最优路径序列、人员调度表)。
A题优势:上手快、数据少、模型闭环性强,适合“技术流”队伍。
适合选择 B题(评价问题) 的团队特征:
强项:数据分析、指标构建、宏观思维;
擅长工具:AHP(层次分析法)、TOPSIS、熵权法、主成分分析;
偏好风格:
愿意花时间搜集城市能源、交通、气候等多源数据;
能将“环境影响”拆解为可量化指标(碳排放、用水量、垃圾产生量);
关注政策、可持续发展等社会议题;
擅长撰写有洞察力的建议信(如“建议优先选择温带城市以降低空调能耗”)。
B题优势:主题贴近热点(碳中和、ESG),易结合现实案例出彩;只要数据处理得当,模型搭建相对直接。
扫码咨询HiMCM备赛辅导及时答疑解惑!
扫码免费领HiMCM竞赛获奖论文集+历年中英文真题集+必备参考书等⇓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