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iMCM是由美国数学及其应用联合会(COMAP)主办的一项面向全球高中生的国际性数学建模竞赛。与传统的数学竞赛不同,HiMCM更像是一场为期两周的“科研项目实战”——它要求学生以团队形式,在真实世界问题中运用数学工具进行建模、求解,并最终撰写一篇结构严谨的英文科技论文。
这项竞赛不仅是对数学能力的考验,更是对学生跨学科思维、编程技能、团队协作与学术写作能力的综合挑战。近年来,随着AI技术的普及和教育理念的升级,HiMCM也在不断调整规则,强调学术诚信与原创思维,使其成为含金量极高的国际竞赛之一。
一、HiMCM竞赛基本形式:项目制 + 论文提交
HiMCM采用团队参赛制,每支队伍由 2–4 名高中生组成,必须在指导教师的注册下参与比赛。比赛通常在每年11月举行,持续 14天(具体时间以当年官方通知为准)。
比赛开始后,COMAP会发布两道题目:
Problem A:自然科学类(如环境科学、工程优化、物理系统建模等)
Problem B:社会科学类(如城市交通、经济预测、公共政策分析等)
参赛队伍需从A、B中任选其一进行研究与建模。此外,自近年起增设 Problem C,专为初中生或低龄高中生(14.5岁以下)设计,难度适中,称为 MidMCM 组别。
最终成果以全英文科技论文的形式在线提交,篇幅不超过25页,内容需包含:摘要、问题重述、假设与变量定义、模型构建、求解过程、结果分析、模型检验、优缺点讨论与改进建议等。
二、2025年HiMCM新规:AI工具使用与学术诚信全面升级
随着生成式AI在学生中的广泛应用,HiMCM在2025年出台了史上最严格的AI使用规范,旨在保护学术原创性,防止“AI代写”现象泛滥。
AI工具使用强制披露制度
从2025年起,所有参赛队伍必须在论文提交时附带一份《AI使用报告》(AI Usage Report),作为独立附件上传。该报告虽不计入25页正文限制,但将被评委重点审查。
报告中需明确说明:
使用了哪些AI工具(如:ChatGPT-4o、Gemini、通义千问等);
具体应用场景(如:用于文献检索建议、语法润色、代码调试提示、模型思路启发等);
是否参与核心建模逻辑或论文主体内容生成。
特别提醒:若AI参与了“模型设计”“算法推导”或“段落生成”,即使经过修改,也视为严重学术不端,可能导致直接取消资格(Disqualification)。
COMAP明确表示:AI可以作为辅助工具,但不能替代学生的思考过程。评委将重点关注建模逻辑的原创性、推导链条的完整性以及团队的独立判断能力。
资源使用边界强化
为确保公平竞争,HiMCM对资源使用做出严格规定:
禁止与队外人员讨论赛题:包括指导老师、家长、朋友或其他团队成员;
禁止在社交媒体、论坛、问答平台发布或讨论赛题内容,一经发现即取消资格;
允许查阅公开文献、数据库、政府报告、学术论文,但必须规范引用;
数据引用需标注至三级文献来源,并遵循APA、MLA或Chicago等国际学术格式;
所有使用的数据必须注明来源,不得伪造或篡改数据。
这些规定体现了HiMCM向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看齐的趋势,也为未来申请海外名校的学生提供了宝贵的“微型科研”经验。
三、参赛门槛:谁适合参加HiMCM?
虽然HiMCM面向全球9–12年级高中生开放,但并非所有学生都适合参与。以下是成功参赛所需的核心能力要求:
1. 数学基础扎实
掌握高中代数、几何、概率统计等基础知识;
熟悉微积分初步、线性代数、差分方程、回归分析等进阶内容者更具优势;
能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(如优化模型、动态系统、图论模型等)。
2. 编程与数据处理能力
至少熟练掌握一种编程语言:Python(推荐)、R 或 MATLAB;
能使用Pandas、NumPy、Matplotlib等库进行数据清洗、可视化与模型仿真;
了解基本算法实现(如蒙特卡洛模拟、线性规划、网络流等)。
3. 英文科技写作能力
能准确理解英文赛题,抓住关键词与约束条件;
具备撰写结构化论文的能力,包括摘要撰写、逻辑衔接、术语表达;
熟悉LaTeX或Word中的公式编辑器,能规范排版数学符号与图表。
4. 团队协作与项目管理
团队需合理分工:建模、编程、写作、校对;
制定时间表,避免最后几天“赶工”;
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,能快速达成共识。
2025新赛季HiMCM组队报名中!
我们提供himcm组队+辅导的服务,海外高中+国际学校全球组队
更有HiMCM【历年获奖论文】限时免费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