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iMCM作为全球最具挑战性的高中生数学建模竞赛之一,其成功不仅依赖于扎实的数学基础,更需要科学的工具链、优质的学习资源、清晰的评审认知以及对2025年新规的精准把握。
一、HiMCM必备工具清单
1. 数据获取工具
数据来源:Kaggle(数据集)、UN Data(全球统计数据)、Python 爬虫库(获取实时数据)。
建议:提前建立“数据资源库”,分类存储常用数据源链接与API接口。
2. 建模与编程工具
建模软件:Python(SciPy 求解器)、MATLAB(Simulink 仿真)。
选择建议:
若团队熟悉Python → 优先使用Python(开源、生态丰富)
若涉及复杂微分方程或控制系统 → 可搭配MATLAB
3. 论文写作与排版工具
论文工具:LaTeX(公式排版)、Grammarly(语法校对,避免低级错误)。
模板推荐:
Overleaf 搜索 “HiMCM Template”
COMAP官网下载历年O奖论文,反向工程其结构
二、2025年AI使用规范(重大更新!)
2025年HiMCM明确要求AI工具使用透明化,违规将导致直接取消资格(Disqualification)。
严禁使用的AI行为
使用AI生成核心模型设计思路
用AI“堆字”生成整段论文内容
直接复制AI生成的算法代码而不理解原理
隐瞒AI使用情况
正确做法:AI作为“辅助”,而非“替代”
“三重验证”原则:
逻辑验证:AI提出的模型是否合理?
代码验证:AI生成的代码能否运行?结果是否正确?
表达验证:AI润色的句子是否符合原意
三、HiMCM评审标准深度解读(决定奖项的关键)
HiMCM评审采用多维度打分制,以下是各维度权重与应对策略:
评审维度 | 备赛建议 |
---|---|
模型可行性 | - 假设合理(有数据/文献支持)
- 方案可落地(非纯理论) |
摘要质量 | - 独立成文,含问题、方法、结果、结论
- 控制在1页内,语言精炼 |
赛题理解 | - 明确界定模糊概念 |
假设合理性 | - 每个假设都要解释“为什么成立”
- 敏感性分析检验假设影响 |
模型设计 | - 方法匹配问题(如优化题用线性规划)
创新性加分(如融合多模型) |
敏感性分析 | - 改变关键参数,观察结果变化
- 证明模型稳健性 |
实际应用价值 | - 提出政策建议、推广路径
- 讨论长期影响 |
论文撰写 | - 结构清晰(IMRaD)
- 图表专业(标题、坐标、单位齐全) - 英语无语法错误 |
四、HiMCM备赛时间线
时间 | 任务 |
---|---|
8–9月 | - 组队完成,明确分工
- 学习基础模型(回归、优化、预测) - 熟悉Python/MATLAB + LaTeX |
10月 | - 精读2–3篇O奖论文
- 完成2次模拟赛(A+B题) - 建立“常用代码库”(如绘图模板、回归函数) |
11月上旬 | - 模拟限时训练(14天压缩为3天)
- 演练AI使用报告撰写 |
比赛期间 | - 第1–2天:读题、查资料、定题
- 第3–8天:建模+编程+初稿 - 第9–12天:写作+图表+修改 - 第13–14天:校对+排版+提交 |
2025新赛季HiMCM组队报名中!
我们提供himcm组队+辅导的服务,海外高中+国际学校全球组队
更有HiMCM【历年获奖论文】限时免费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