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全球中学生数学建模顶级赛事,HiMCM在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、学术背景以及未来的学术竞争力方面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。
一、中国学生为何在HiMCM中表现优异?
1.参赛目标明确:
相比欧美学生多出于兴趣参赛,中国学生更注重结果导向,目标清晰。
2.系统化培训:
多数中国参赛队伍会提前数月进行系统培训,包括:
数学建模方法(线性规划、微分方程、图论等)
编程技能(Python、Matlab)
英文论文写作技巧(LaTeX、学术表达)
3.团队协作机制成熟:
学校、机构组织参赛,角色分工明确(建模手、编程手、论文手),效率高。
二、HiMCM备赛建议(适合9-12年级学生)
参赛年级建议:
9-10年级:可尝试组队参赛,积累经验,目标为S奖或H奖。
11-12年级:建议全力冲击M奖及以上奖项,为大学申请加分。
备赛阶段建议:
阶段 | 时间 | 目标 | 推荐任务 |
---|---|---|---|
基础阶段 | 赛前3-6个月 | 掌握建模方法与工具 | 学习建模基础(如线性规划、图论)、熟悉编程工具(Python/Matlab)、阅读历年优秀论文 |
专题训练 | 赛前2-3个月 | 提升实战能力 | 模拟真题训练、分工演练、论文撰写练习 |
冲刺阶段 | 赛前1个月 | 团队磨合+模拟实战 | 完整模拟1-2次比赛流程,优化论文结构与表达 |
三、备赛建议与策略
1. 提前准备,团队分工明确
组建多元背景团队(数学、编程、写作)
明确分工:建模、编程、写作各司其职
2. 熟练掌握建模方法
掌握常用模型:线性规划、图论、微分方程、回归分析、聚类分析等
学会模型评估与敏感性分析
3. 强化编程与数据处理能力
熟练使用Python(Pandas、NumPy、Matplotlib、Seaborn)
掌握数据清洗、可视化、建模全流程
4. 提升英文论文写作水平
使用LaTeX排版论文
学习历年O奖论文写作技巧(摘要、结构、表达)
5. 模拟实战训练
完整模拟1-2次比赛流程
每次模拟后进行复盘总结,优化模型与写作
四、常见问题答疑
Q1:HiMCM与AMC系列竞赛如何选择?
A:
AMC10/12:适合短期冲刺、目标北美名校基础数学能力证明。
HiMCM:适合长期投入、目标顶尖名校且需展现综合能力的申请者。
Q2:零基础能否参赛?
A:可行但需提前准备!建议从数学建模入门课程学起(如B站“数学建模基础”系列),组队时寻找编程/写作能力互补的队友。
Q3:获奖概率如何?
A:近三年数据显示:
O奖(特等奖):<1%
F奖(决赛入围奖):约7%
M奖(一等奖):约15%
H奖(二等奖):约30%
Q4:参赛费用多少?
A:每队报名费约$100(约合人民币700元),无其他隐性收费。
2025新赛季HiMCM组队报名中!
我们提供himcm组队+辅导的服务,海外高中+国际学校全球组队
更有HiMCM【历年获奖论文】限时免费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