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iMCM建模比赛如何高效组队?角色分工+能力要求全解析!

HiMCM是一项由COMAP主办的国际中学生数学建模竞赛,为期14天。参赛队伍需在规定时间内从两个现实问题中选择其一,建立数学模型并撰写一篇完整的英文论文提交解决方案。

为了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,合理组队、明确分工至关重要。以下是基于往年获奖经验总结出的推荐组队策略与角色分工建议

 一、比赛基本信息回顾

项目 内容
比赛名称 HiMCM(高中数学建模竞赛)
主办单位 COMAP(美国数学及其应用联合会)
比赛时长 14天
参赛形式 团队合作完成建模任务并提交英文论文
队伍人数 官方建议3-4人
组队要求 同一所学校组队(同一指导老师名下)
选题方式 A题或B题任选其一,最终提交一篇完整论文

 二、推荐组队模式与角色分工

一支成功的HiMCM队伍通常由以下三类核心成员组成,每名队员各司其职、协同作战:

 1. 建模担当(1人)

核心职责

负责问题抽象、模型构建与理论分析

制定整体解题思路,引导团队建模方向

必备技能

熟悉微积分、线性代数、概率统计等数学工具

掌握常见建模方法:如线性规划、回归分析、图论、差分方程等

有美赛、国赛等建模赛事经验者优先

加分项

具备跨学科思维,能将经济、环境、社会等非纯数学因素纳入建模考虑

2. 编程担当(1人)

核心职责

实现模型算法、编写程序代码、进行数据处理与仿真

协助验证模型可行性,输出可视化结果

必备技能

精通 Python 或 MATLAB(或其他编程语言)

熟练使用 NumPy、Pandas、Matplotlib、SciPy 等库

了解基本的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

加分项

有GitHub公开项目或可提供代码样本者更佳

熟悉机器学习、模拟退火、遗传算法等进阶技术者优先

 3. 写作担当(1-2人)

核心职责

负责整篇论文的撰写、润色与排版

将建模过程和结果用专业、流畅的英文表达出来

必备技能

英语写作能力强(雅思7.0+/托福100+优先)

熟悉学术论文写作规范,逻辑清晰、表达准确

熟练掌握 LaTeX 排版工具(推荐使用 Overleaf)

加分项

有科技类文章写作经验或参与过英语演讲/辩论者优先

能够配合图表、公式进行图文结合表达

三、组队建议(根据队员特长灵活调整)

组队模式 成员构成 适用情况
标准配置 建模 + 编程 + 写作 多数队伍推荐配置,分工明确效率高
双写手模式 建模 + 编程 + 写作×2 论文质量要求高,强调表达与排版
双建模模式 建模×2 + 编程 + 写作 建模难度大,需深入探讨多个模型方案
强编程模式 建模 + 编程×2 + 写作 模型复杂度高,需要大量仿真与数据支持

四、组队成功的关键要素

互补性原则:三人应具备不同但互补的能力,避免技能重叠。

沟通顺畅:建模、编程、写作环环相扣,需保持高频沟通。

时间管理:制定详细计划,分配好建模、求解、写作各阶段时间。

实战演练:建议赛前进行1-2次模拟训练,提升团队协作默契度。

2025赛季HiMCM火热组队中,扫码获取报名表!

更有HiMCM【获奖论文】限时免费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