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iMCM竞赛在名校申请上有何亮点?HiMCM学术认可度如何?

众所周知,许多著名高校如牛津、剑桥及美国的藤校,在筛选申请者时非常看重学生的综合能力,而HiMCM竞赛正是展示这一能力的绝佳平台。

HiMCM竞赛申请亮点分析

1.含金量高

主办方背景强大:

美国数学及应用联合会(COMAP): HiMCM由COMAP主办,COMAP是全球知名的数学建模竞赛组织机构。

多方资助: HiMCM得到了以下机构的资助和支持:

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(NSF): 美国政府的主要科研资助机构。

运筹和管理科学所(INFORMS): 全球最大的运筹学和管理科学专业组织。

美国数学协会(MAA): 美国主要的数学学术组织。

美国全国数学教师委员会(NCTM): 美国主要的数学教育组织。

学术认可度高:

国际影响力: HiMCM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,其竞赛成果被广泛认可。

顶尖大学青睐: 许多顶尖大学(如哈佛、MIT、斯坦福等)都非常重视HiMCM的参赛经历和成绩,将其视为学生学术能力的重要体现。

2.学术研究能力up

区别于传统竞赛:

传统竞赛: 主要以做题为主,侧重于考察学生的解题技巧和速度。

HiMCM: 要求参赛者在14天内根据一个指定的实际问题,完成一篇完整的数学建模论文。

能力提升:

问题分析能力: 参赛者需要深入分析实际问题,识别关键因素和变量。

模型建立能力: 参赛者需要根据问题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,并进行合理的假设和简化。

计算与结果分析: 参赛者需要进行大量的计算,并对结果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讨论。

学术写作能力: 参赛者需要将整个过程以学术论文的形式呈现出来,包括:

论文结构: 清晰的结构和逻辑。

语言表达: 准确、简洁、专业的语言表达。

图表使用: 合理使用图表来辅助说明。

为未来研究做准备:

科研基础: HiMCM的经历可以帮助学生提前了解科研工作的基本流程和要求。

学术写作: 提高学生的学术写作能力,为未来的研究论文写作打下基础。

3.多维度展现申请竞争力

学科融合:

数学: 考察学生的数学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。

计算机: 涉及编程、数据分析等,考察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。

写作: 需要撰写完整的学术论文,考察学生的英文写作能力。

综合能力考察:

逻辑思维能力: 分析问题、建立模型、推导结论都需要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。

计算能力: 复杂的数学计算和数据分析需要扎实的计算能力。

编程能力: 一些复杂的模型需要借助编程工具来实现。

英文写作能力: 学术论文的撰写需要良好的英文写作能力。

团队协作能力:

分工合作: 团队成员需要分工合作,共同完成任务。

沟通协调: 需要有效的沟通和协调,确保团队高效运作。

性价比高:

一个竞赛,多重展示: 通过HiMCM,参赛者可以向招生官展示多方面的能力,包括学术能力、团队合作能力、写作能力等。

节省时间: 相比于参加多个不同类型的竞赛,HiMCM提供了一个高效的平台来展示综合能力。

2025年HiMCM全国组队开启!

扫码了解HiMCM组队/报名,学霸队友等你来!

2024年HiMCM竞赛参赛数据分析!中国学校表现如何?

对于9-11年级的学生来说,HiMCM不仅是一项国际学术挑战,更是通往顶尖名校的“通行证”。越来越多的大学在申请中显现出对这一竞赛成绩的重视。尤其是在理工科领域,HiMCM竞赛的成绩常常能成为突出申请者能力的重要加分项。

一、HiMCM竞赛参赛数据分析(2024年)

1.参赛规模

全球参赛队伍数量显著增长:

2023年: 全球共有967支队伍参赛。

2024年: 参赛队伍数量达到1210支,比2023年增长了25%。

未来趋势: 预计2025年参赛队伍数量将进一步增加。

2024年参赛数据:

注册参赛队伍: 全球1262支队伍注册参赛。

提交论文队伍: 1103支队伍完成并提交了论文。

进入评审流程: 1055支队伍的答卷进入评审流程。

试卷分布:

A卷: 554支队伍选择A卷。

B卷: 501支队伍选择B卷。

参赛国家与学校:

参赛国家: 来自全球20个国家的队伍参赛。

参赛学校: 共有474所中学的队伍参与。

2.获奖情况分析

2024年HiMCM竞赛的获奖情况如下:

奖项等级 获奖队伍数量 占比
O奖(Outstanding Winner) 8支队伍 1%
F奖(Finalist) 56支队伍 5%
M奖(Meritorious) 135支队伍 13%
H奖(Honorable Mention) 291支队伍 28%
S奖(Successful Participant) 551支队伍 52%

获奖队伍名单:

14995 湖南省雅礼中学国际部,湖南,中国

15022 江苏省天一中学,江苏,中国

15041 Ward Melville高中,纽约,美国

15502 Tabor学院,马萨诸塞州,美国

15504 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校区,江苏,中国

15926 厦门启帆雷普顿学校,福建,中国

16159 史岱文森高中,纽约,美国(NCTM获奖者)

16226 浙江省海盐县高级中学,浙江,中国(NCTM获奖者)

3.获奖队伍分析

地域分布:

中国: 共有5支队伍获得O奖,占比62.5%,显示出中国队伍在HiMCM竞赛中的强大实力。

美国: 共有2支队伍获得O奖,其中一支队伍(NCTM获奖者)来自史岱文森高中。

其他国家: 来自马萨诸塞州的Tabor学院也获得了O奖。

学校表现:

湖南省雅礼中学国际部: 连续多年在HiMCM竞赛中表现出色,2024年再次获得O奖。

江苏省天一中学: 同样在竞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,获得O奖。

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校区: 作为中国顶尖的国际学校之一,也获得了O奖。

二、O奖含金量

顶尖院校的认可

录取率显著提升:哈佛、MIT、斯坦福等顶尖院校将HiMCM视为“黄金履历”,尤其是O奖得主的录取率显著提升。

数据支持:根据2024年的数据显示,70%以上的O/F奖(特等奖和决赛入围奖)得主进入了全球排名前30的大学。

论文发表机会

国际期刊发表:优秀论文有机会发表于国际知名期刊(如COMAP官网),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学术背景具有重要意义。

学术认可:发表论文不仅是对个人学术能力的认可,还能为未来的学术研究奠定坚实基础。

2025年HiMCM全国组队开启!

扫码了解HiMCM组队/报名,学霸队友等你来!

HiMCM数学建模竞赛获奖数据与难度解析!附HiMCM竞赛评审标准与决胜细节!

HiMCM是由美国数学及其应用联合会(COMAP)主办的全球性高中生数学建模赛事。作为面向9-12年级学生的跨学科竞赛,它要求参赛队在14天内完成从建模、编程到全英文论文撰写的完整科研流程。本文将从竞赛机制、获奖数据、评审标准等多个维度进行全面解析。

一、竞赛机制与核心特点

HiMCM每年11月举行,参赛队需在官网注册并配备指导老师。竞赛提供两道开放性赛题,内容涵盖环境科学、经济管理、公共政策等多个领域。2024年赛题涉及奥运场馆优化设计和高性能计算中心碳排放测算,延续了该赛事关注现实问题的传统。

区别于常规学科竞赛,HiMCM具有三大显著特征:

团队协作机制:允许1-4人组队,鼓励跨学科能力组合

全流程科研实践:包含文献研究、数据处理、模型验证等完整环节

学术写作规范:要求提交不超过25页的全英文学术论文(含附录)

二、获奖数据与难度解析

根据COMAP官方公布的2024年数据,全球共有1041支队伍参赛,奖项设置呈现明显金字塔结构:

特等奖(Outstanding):8支(占比1%)

提名奖(Finalist):56支(5%)

一等奖(Meritorious):135支(13%)

二等奖(Honorable Mention):291支(28%)

参与奖(Successful Participant):551支(52%)

冲击O奖的核心挑战集中在三个方面:

问题转化能力:需将现实问题转化为可计算的数学模型。2023年获奖论文显示,约78%的O奖作品采用组合模型(如优化模型+机器学习)

数据处理能力:涉及Python/R/Matlab等工具应用,往届优胜队平均处理数据量达10万+条

论文呈现规范:包括APA格式引用、专业级可视化图表(禁用基础Excel图表)、严谨的模型验证流程

三、评审标准与决胜细节

评审委员会由COMAP认证的大学教授和行业专家组成,评分体系包含三大维度:

(一)模型构建

假设合理性:需明确说明假设依据

模型适配度:要求模型参数与问题规模匹配

数据可信度:需进行异常值处理

(二)论文质量

摘要精炼:需在250词内完整呈现问题、方法、结论

可视化规范:推荐使用Matplotlib/Seaborn等专业工具(获奖论文平均包含8-12张信息图表)

文献引用:要求近三年参考文献占比≥30%,且包含至少2篇核心期刊论文

(三)创新价值

跨学科应用

算法优化

可扩展性

四、奖项价值与升学关联

获得O奖的团队可享受三重优势:

学术发表机会:近三年有32篇优秀论文被SCI/SSCI期刊收录

升学竞争力提升:历年O奖获得者很多进入USNews全球TOP30院校

科研能力认证:麻省理工招生办明确将HiMCM列为"重点关注的科研实践经历"

五、科学备赛策略

(一)组队配置建议

推荐3人"黄金组合":

建模手:掌握微积分、统计学基础,熟悉LINGO/MATLAB工具

程序员:精通Python数据处理(Pandas/Numpy)和机器学习框架(Sklearn/TensorFlow)

写作者:具备学术英语写作能力,熟悉LaTeX排版系统

(二)能力提升路径

基础阶段(3-6个月)

数学基础:重点掌握线性规划、时间序列分析、蒙特卡洛模拟

编程实战:通过Kaggle竞赛掌握特征工程、模型调参技巧

强化阶段(2-3个月)

文献研读:分析近五年O奖论文结构(官网可获取2016-2020年公开作品)

模拟训练:建议完成3-5次全流程模拟(含72小时限时挑战)

(三)资源工具包

数据平台:Kaggle、UCI Machine Learning Repository

写作工具:Overleaf(在线LaTeX编辑器)、Grammarly(语法校对)

可视化工具:Tableau(商业分析)、Gephi(网络关系图)

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中学生建模赛事,HiMCM不仅检验参赛者的学术能力,更是培养科研思维、团队协作和创新意识的重要平台。系统化的备赛过程本身,就是一段极具价值的学术成长经历。

2025年HiMCM全国组队开启!

扫码了解HiMCM组队/报名,学霸队友等你来!

HiMCM竞赛难度分析!HiMCM竞赛要求哪些能力?如何应对?

在当今全球教育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,课外活动的选择和参与显得尤为重要,特别是在申请顶尖大学时,而HiMCM就是一个极具含金量的国际赛事,是爬藤选手必备的“黄金履历”之一。近年来,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关注这一赛事,为的是在未来的大学申请中脱颖而出。

HiMCM竞赛难度分析

1.高难度的综合能力要求

多学科知识整合

涉及领域:HiMCM竞赛题目通常涉及数学、物理、经济、计算机等多个学科领域。例如,2023年的题目包括“蒲公英的生态影响”和“电动巴士充电问题”,2024年的题目则考察了“高性能计算的环境影响”。

知识储备:参赛者需要具备广泛的知识储备,并能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有效整合,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。

应对策略

跨学科学习:在日常学习中,注重多学科知识的学习和积累,特别是与数学建模相关的领域,如物理学、经济学等。

案例研究:通过研究历年真题和优秀论文,了解如何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。

2.多元技能要求

扎实的数学基础

核心知识点:参加HiMCM竞赛的学生需要有扎实的数学基础,掌握微积分、线性代数、概率统计等知识。

应用能力:能够灵活运用这些数学工具进行模型构建和数据分析。

编程能力

编程语言:具备编程能力,能使用MATLAB、Python等软件和工具进行数据处理和模型求解。

实践训练:通过实际项目或在线课程提升编程技能,熟悉常用的数学建模算法和工具。

良好的英语写作能力

撰写论文:需要有良好的英语写作能力,以撰写全英文论文,清晰表达思路和结果。

逻辑结构:确保论文逻辑严密,观点明确,语言流畅。

应对策略

系统学习:通过教材和在线课程系统学习数学基础知识,确保对每个模块都有扎实的理解。

编程练习:定期进行编程练习,熟悉常用的数据处理和模型构建方法。

写作训练:多读优秀的英文论文,模仿其结构和表达方式,提高英文写作水平。

3.紧张的时间限制

时间管理挑战

比赛周期:HiMCM竞赛从发布命题到递交作品通常只有14天左右。

任务繁重:参赛队伍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问题分析、模型建立、数据处理、编程求解、结果分析和论文撰写等一系列工作。

应对策略

合理分工:根据队员的优势进行合理分工,如数学建模、编程实现、报告撰写等。

制定计划:制定详细的项目时间表,明确每个阶段的任务和时间节点,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。

定期沟通:保持团队成员之间的有效沟通,及时解决问题,避免因沟通不畅导致延误。

4.严格的评判标准

全面评估

模型创新性和实用性:评委不仅关注模型的创新性和实用性,还注重结果的准确性。

论文撰写质量:包括论文的逻辑结构、语言表达、图表设计等方面。

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:评估参赛队伍在数据处理和分析方面的表现。

团队协作:考察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情况,是否能够高效协同完成任务。

应对策略

创新思维:鼓励团队成员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,展示独特的思考角度。

细致分析:在数据处理和分析过程中,注重细节,确保结果准确可靠。

高质量论文:在撰写论文时,注重逻辑结构和语言表达,确保论文条理清晰、内容充实。

团队协作:加强团队内部的沟通与合作,确保每位成员都能发挥最大作用。

2025年HiMCM全国组队开启!

扫码了解HiMCM组队/报名,学霸队友等你来!

HiMCM竞赛H奖代表什么水平?H奖评审要求是什么?含金量高吗?

HiMCM(美国高中生数学建模竞赛)的H奖(Honorable Mentioned,二等奖)代表参赛队伍在数学建模方面达到了较高的水平,但与特等奖(O奖)和一等奖(M奖)相比,仍存在一定的差距。以下是对H奖的详细解读:

一、H奖获奖比例

获奖比例: H奖获奖队伍数量约占参赛队伍总数的28%

竞争程度: 与特等奖(1%)和决赛入围奖(5%)相比,H奖的竞争相对较小,但仍然代表了参赛队伍在数学建模方面的优秀能力。

二、H奖评审要求

【基础达标】

模型构建完整: 参赛队伍需要构建完整的数学模型,能够有效地解决给定的问题。

数据计算合理: 数据处理和计算过程需要合理,结果准确。

结论逻辑清晰: 结论需要逻辑清晰,能够清晰地回答问题。

【进阶要求】

体现创新性: H奖论文需要在模型构建、数据分析或问题解决方面体现一定的创新性。

提升空间: 与O奖和M奖相比,H奖论文可能在以下方面存在提升空间:

算法深度: 使用的算法可能不够复杂或深入。

现实应用: 模型的现实应用性可能不够强。

【关键短板】

H奖论文可能存在以下短板:

1.模型不够大胆:

问题: 多数H奖论文仅使用基础回归或微分方程,缺乏更复杂的跨学科方法,例如机器学习、博弈论等。

影响: 限制了模型的复杂性和应用范围。

2.假设条件模糊:

问题: 对现实约束(例如数据误差、成本限制)的量化处理不够严谨。

影响: 降低了模型的可信度和实用性。

3.可视化像教科书:

问题: 图表仅展示结果,缺乏更高级的可视化手段,例如热力图、动态模拟等。

影响: 降低了论文的叙事性和说服力。

4.摘要不抓人:

问题: 前200词未能清晰地概括创新点,无法在评委的“快速淘汰”制下脱颖而出。

影响: 降低了论文的竞争力。

三、H奖的含金量

 为什么大学招生官会认可H奖?

门槛证明:

参赛资格: HiMCM面向9-12年级学生,获得H奖表明参赛者已经具备了顶尖的跨学科建模能力。

学术能力: 获得H奖需要扎实的数学基础、强大的编程能力和优秀的英文写作能力。

软实力背书:

团队协作: HiMCM以团队形式进行,获得H奖表明参赛者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。

英文论文写作: 需要撰写完整的学术论文,考察参赛者的英文写作能力。

复杂问题拆解: 需要将复杂问题分解成多个步骤,并逐一解决。

专业适配性:

对口专业: H奖对数学、统计、经济学、计算机等专业的申请者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。

四、谁获得H奖会有含金量?

9-10年级学生:

首次接触建模竞赛: 以H奖为起点,积累经验,为后续参加更高级别的竞赛做准备。

交叉学科申请者:

例如“数学+经济”“计算机+生物”方向: 需要跨领域证明,H奖可以很好地展示参赛者的综合能力。

注意:

目标藤校STEM专业:

建议: 至少需要获得M奖(Meritorious,一等奖)及以上奖项,并结合其他竞赛成绩进行补充。

2025年HiMCM全国组队开启!

扫码了解HiMCM组队/报名,学霸队友等你来!

HiMCM数模竞赛适合哪些学生群体?竞赛流程是怎样的?

HiMCM是由美国数学及其应用联合会(COMAP)主办的一项面向高中生的国际性数学建模竞赛。它不仅考验学生的数学和编程能力,还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英文写作能力。以下是关于HiMCM竞赛的详细信息和适合参加的学生群体分析。

一、适合群体

1.从年级来看

适用年级:9~12年级在校高中生。

最佳参赛时间:考虑到本科申请的时间线,9~11年级的学生参加最为合适。因为这些年级的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准备,并且可以在申请时展示自己的竞赛成绩。

2.从内容来看

团队参与:HiMCM是一个团队竞赛,每个团队由3-4名学生组成,共同完成任务。

论文评比形式:竞赛以论文评比的形式展开,每年主办方会公布A和B两道题目,参赛团队任选一道题目来解决。

报告要求:根据题目要求撰写一份不超过25页的英文报告,必须包含数学模型。

能力要求:

数学基础:需要有一定的数学知识,特别是代数、几何、概率与统计等基础知识。

编程能力:能够使用编程语言(如Python、MATLAB等)进行数据处理和模型构建。

英文写作能力:能够用流利的英文撰写报告,清晰表达思路和结果。

3.从申请本科来看

理工科招生标准:HiMCM竞赛被全美一半以上的机构资助与认证,参赛者在竞赛中展现出的编程能力、建模能力、数学与计算机、英文表达与写作等能力符合理工科招生标准。

未来发展方向:对于未来打算申请数学、计算机科学、工程学等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,HiMCM竞赛是一个非常合适的活动。

二、竞赛流程与准备

1.竞赛流程

组队报名:每支队伍由3-4名学生组成,需通过学校或官方合作机构报名。

选择题目:竞赛开始后,主办方会公布A和B两道题目,参赛团队需选择其中一题进行解答。

解题与建模:在规定时间内(通常为14天),团队成员需要共同讨论并解决问题,建立数学模型,并编写报告。

提交报告:在截止日期前,提交一份不超过25页的英文报告,包括问题分析、模型构建、结果解释等内容。

2.准备建议

数学基础:

复习知识点:确保掌握代数、几何、概率与统计等基础知识。

学习高级数学:了解一些高级数学概念,如微积分、线性代数等,有助于解决复杂的建模问题。

编程能力:

选择编程语言:推荐学习Python或MATLAB,这两种语言在数据处理和建模方面非常强大。

练习编程:通过实际项目或在线课程(如Coursera、edX等平台上的相关课程)提升编程技能。

英文写作能力:

写作训练:多读优秀的英文论文和报告,模仿其结构和表达方式。

语法和词汇:提高英语语法水平,扩展词汇量,确保报告表达准确流畅。

团队协作:

分工明确:根据队员的优势进行合理分工,如数学建模、编程实现、报告撰写等。

定期沟通:保持团队成员之间的有效沟通,及时解决问题,确保项目顺利推进。

三、竞赛优势与影响

1.展示综合能力

数学建模能力:通过解决实际问题,展示你在数学建模方面的实力。

编程与数据分析能力:展示你如何利用编程工具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。

英文表达能力:展示你用英文撰写技术报告的能力,这对于未来的学术交流非常重要。

2.提升综合素质

团队合作:培养团队合作精神,学会与他人有效沟通和协作。

时间管理: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高质量的报告,锻炼时间管理和压力应对能力。

创新能力:鼓励创新思维,提出独特的解决方案,培养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。

3.对未来发展的帮助

本科申请加分:HiMCM竞赛获奖经历可以为你的大学申请增添亮点,尤其是对于申请数学、计算机科学、工程学等专业。

职业发展机会:展示出的建模和编程能力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也非常有价值,尤其是在科技和金融领域。

2025年HiMCM全国组队开启!

扫码了解HiMCM组队/报名,学霸队友等你来!

HiMCM获奖难度深度解析!掌握这些核心信息,冲击O奖成功率翻倍

"美本申请黄金履历"、"全球TOP30名校敲门砖"——被称作高中生数学建模天花板赛事HiMCM即将开启!2025年备赛窗口仅剩最后冲刺期,这份全网最全参赛指南,助你精准把握每个关键细节。

一、赛事核心规则速览

1.参赛门槛与组队要求

适合人群:9-12年级数学建模爱好者

组队配置:1-4人/队(推荐3-4人黄金配置)

指导要求:必须配备1名指导教师

关键时间节点:

报名截止:2025年11月5日14:00

正式赛期:11月5日15:00-18日20:00(共14天)

成绩公布:2026年2月6日前

2. 赛题设置与作品要求

每支队伍需从AB两道开放性赛题中任选其一,通过数学建模形成解决方案。最终提交不超过25页的全英文论文,需包含:
√ 完整数学模型构建
√ 数据处理与分析过程
√ 可视化呈现与结果验证
√ 创新性应用价值阐述

二、获奖难度深度解析

1 .近三年获奖率透视

2024年数据(1055支队伍):

O奖(特等奖)1% → 仅8队
F奖(特等提名)5% → 56队
M奖(一等奖)13% → 135队
H奖(二等奖)28% → 291队
S奖(完赛证明)52% → 551队

2.冲击高奖关键要素

对比近三年数据发现,O/F奖获奖率稳定在6%以内。要突破重围需关注:
跨学科能力整合:融合数学、编程、英语写作三大核心技能
创新建模思维:避免常规解法,展现独特建模视角
论文呈现规范:严格遵循COMAP格式要求,善用LaTeX排版工具

三、评审标准全维度拆解

1 模型构建评估要点

评审重点关注:
√ 假设条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
√ 模型选择与问题匹配度(如优化模型/统计模型/机器学习应用)
√ 数据处理方法的严谨性(异常值处理/数据清洗流程)

2 论文质量黄金法则

结构逻辑:摘要需完整呈现问题-方法-结论(建议最后撰写)
可视化呈现:使用Python/Matplotlib制作专业图表(禁用Excel基础图表)
学术规范:文献引用需采用APA格式,代码需附GitHub仓库

3 创新价值加分项

引入前沿技术:如神经网络优化传统模型
跨领域应用:将生态学模型应用于经济预测
可扩展性论证:说明模型在其他场景的应用潜力

扫码免费领HiMCM竞赛1999-2024历年中英文真题集+获奖论文集+必备参考书等⇓

HiMCM获奖比例如何?HiMCM竞赛含金量几许?

参与HiMCM的竞赛,不仅能丰富学生的学术经历,还能显著增强他们在申请大学时的竞争力。竞赛的获奖经历将是个人陈述中的一大亮点,无论是申请数学、工程、计算机等专业,都能为他们打开更多的机会。

HiMCM奖项设置及获奖比例

HiMCM竞赛的奖项含金量极高,获奖难度也相对较大。以下是HiMCM奖项设置及2024年HiMCM获奖比率:

Outstanding Winner(特等奖,O奖) —— 1%

National Finalist(特等奖候选奖,F奖) ——5 %

Meritorious Winner(一等奖) ——13%

Honorable Mention(二等奖) —— 28%

Successful Participant(成功参与奖) —— 52%

2024年HiMCM参赛队伍共1210支,同比增长25%。其中,中国高中生及美国高中生的参赛热情格外高涨,分别增长了12%和7%。

HiMCM竞赛含金量几许?

一、国际认可度

国际影响力:HiMCM竞赛具有很高的国际影响力,其成绩被广泛认可,尤其是在申请美国、香港、新加坡等地的大学时,可作为加分项。

全球参与: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团队参与HiMCM,这使得获奖者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更高的知名度。

二、教育背景提升

顶尖大学录取率

录取优势:参与HiMCM并取得好成绩的学生,特别是获得提名奖以上的团队成员,有很大比例被美国排名前30的大学录取。

综合素质提升

学术能力:通过HiMCM竞赛,学生能够展示出卓越的数学建模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,这是顶尖大学非常看重的素质。

综合素养:参赛过程中锻炼的团队协作、领导力和跨学科知识应用能力,也是大学招生官所重视的关键因素。

三、学术成果展示

最高奖项

杰出成就奖(Outstanding):HiMCM竞赛的最高奖项——杰出成就奖,每年仅授予极少数团队,这些团队的论文有机会在美国权威杂志上发表,进一步提升了竞赛的学术价值。

学术发表

论文发表:获奖团队的论文不仅在竞赛中得到认可,还有机会在专业学术期刊上发表,这对学生的学术生涯有极大的推动作用。

学术交流:通过论文发表和学术会议,获奖者能够与全球顶尖学者进行交流,拓展学术视野,积累宝贵的经验。

四、技能与经验

数学能力:HiMCM要求参赛者运用数学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,这不仅考验了数学能力,还锻炼了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。

编程技能:参赛者需要熟练掌握编程工具(如Matlab、Python),进行数据处理和模型求解,提升编程技能。

团队协作:HiMCM是团队竞赛,参赛者需要与其他队员密切合作,合理分工,共同完成任务,培养团队协作精神。

领导力:在团队中担任不同角色,学会协调和领导,提升领导力。

跨学科应用:HiMCM涉及多个学科的知识,如数学、计算机科学、经济学等,帮助学生掌握跨学科知识的应用能力。

五、助力顶尖大学申请

美本名校通行证:HiMCM常被称为“美本名校通行证”,因为其优异成绩对于进入世界顶尖大学具有显著的助力作用。

竞争优势:在竞争激烈的大学申请中,HiMCM获奖者往往能够在众多申请者中脱颖而出,获得更多的录取机会。

扫码免费领HiMCM竞赛1999-2024历年中英文真题集+获奖论文集+必备参考书等⇓

HiMCM组队注意事项!HiMCM组队分几步?

HiMCM美高数学建模竞赛是一项备受瞩目的国际数学建模活动,因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而受到广泛认可。作为一项具有挑战性的比赛,HIMCM不仅考察参赛学生的数学理论知识,更强调他们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数学建模的能力。

HiMCM组队注意事项

1.不同背景的队员

一个多元化的团队能够带来多种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,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和处理复杂问题。成员应来自不同的专业领域,如生物学、化学、物理学、计算机科学、数学、统计学以及人文社科等。

互补技能:

- 擅长数学或统计学的队员:负责构建模型,进行数据分析,预测实验结果等。

- 擅长计算机的队员:专注于编程实现,开发工具,自动化流程,搭建网站(如Wiki页面)等。

- 人文社科方向的队员:承担论文撰写、排版设计、文献综述等工作,确保项目的社会影响和伦理考量得到充分讨论。

2.态度比能力更重要

共同目标:所有成员都应明确参赛的目的,并设定一致的目标,比如争取获得奖项。强烈的拿奖信念可以激励大家克服困难,全力以赴。

学习意愿:即使某些成员缺乏相关领域的基础知识也没关系,关键是他们要有强烈的学习欲望,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提升自己。

可靠性:选择那些值得信赖的伙伴非常重要。参赛过程漫长且充满挑战,中途放弃或退出会给整个团队带来巨大压力。因此,挑选有责任心、能坚持到底的成员至关重要。

3.英语能力过关

阅读理解:由于主办方是注册于美国的组织,所有的比赛资料、规则说明和技术文档都是英文的。团队成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英语阅读能力,以确保准确理解题目要求和其他相关信息。

写作能力:高质量的英文论文是赢得比赛的关键之一。团队中应该至少有一位擅长英文写作的成员,能够清晰、逻辑严谨地表达研究成果,并按照规定格式完成最终报告。

沟通交流:在整个准备过程中,团队内部及与其他队伍之间的沟通也多依赖于英语。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听力理解有助于更好地参与国际交流活动,获取更多宝贵经验。

HiMCM组队建议

早期规划:尽早确定团队成员名单,以便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磨合训练。

定期会议:建立固定的沟通机制,定期召开团队会议,分享进展、解决问题并调整计划。

资源共享:鼓励成员分享各自的专业知识和资源,形成互助共赢的良好氛围。

模拟演练:通过模拟比赛环境进行实战演练,检验团队协作效率,发现潜在问题并及时改进。

扫码免费领HiMCM竞赛1999-2024历年中英文真题集+获奖论文集+必备参考书等⇓

HiMCM参赛流程详解!HiMCM参赛前/参赛中/参赛后分别需要做什么?

HiMCM竞赛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团队数学建模竞赛,整个赛事为期14天,采用线上比赛形式。虽然比赛的核心是这14天,但赛前的充分准备和赛后的结果查询同样重要。以下是详细的参赛流程,分为赛前、赛中和赛后三个阶段:

一、HiMCM竞赛参赛前

1.提升相关技能:

全英写作能力: 竞赛要求用英文撰写论文,因此需要具备良好的英文写作能力,包括学术写作和科技写作。

数学建模能力: 掌握数学建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,例如建立数学模型、求解模型、分析结果等。

计算机编程能力: 熟悉至少一种编程语言,例如Python、Matlab等,用于模型实现和数据分析。

2.组建团队:

团队构成: HiMCM竞赛为3-4人团队赛,通常建议同校学生组队。

角色分配: 根据团队成员的特长进行合理分工,例如:

队长: 负责整体协调和任务分配。

建模员: 负责数学模型的构建和分析。

程序员: 负责模型实现和编程工作。

写手: 负责论文撰写和润色。

3.注册报名:

步骤:

1.访问HiMCM注册官网。

2.创建团队账号。

3.填写相关信息并完成注册。

协助: 通常由学校老师协助完成赛事注册环节。

4.赛前准备:

了解赛事规则: 熟悉比赛的各项规则,包括比赛流程、评分标准、论文格式等。

掌握论文写作工具: 学习使用Word等文字处理软件,掌握公式输入、图表制作等技巧。

熟悉论文格式: 了解论文的格式要求,例如字体、行距、页边距等。

5.团队磨合:

目标: 通过团队成员之间的不断磨合,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和协作模式。

建议:

模拟训练: 进行模拟比赛,模拟真实比赛环境。

问题讨论: 定期召开团队会议,讨论问题,分享想法。

分工协作: 明确每个成员的角色和职责,确保团队高效运作。

二、HiMCM竞赛参赛中

1.选题:

题目公布: HiMCM官方会公布A/B两个试题,参赛队伍需选择一个试题进行解答。

选题策略: 根据团队的优势和兴趣选择合适的题目。

2.解题与建模:

时间安排: 在接下来的14天内,团队需完成从问题分析到论文撰写的全部过程。

工作流程:

1.问题分析: 仔细阅读题目,理解问题背景和要求。

2.模型构建: 根据问题特点,选择合适的数学模型,并进行模型求解。

3.编程实现: 使用编程语言实现模型,进行数据分析和结果验证。

4.论文撰写: 团队成员分工合作,共同完成论文撰写。

3.提交论文:

格式要求:

文件格式: Adobe PDF格式。

语言: 纯英文。

页数限制: 不超过25页。

提交方式: 将论文提交至官方指定邮箱(solutions@comap.com)。

三、HiMCM竞赛参赛后

1.评审过程:

评审标准:

模型的合理性与创新性: 模型的构建是否合理,是否具有创新性。

解题方法的科学性与有效性: 解题方法是否科学有效,是否能够解决问题。

报告的清晰度与完整性: 论文结构是否清晰,内容是否完整。

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: 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是否顺畅,沟通是否有效。

2.结果查询:

时间: 评审结束后,官方会公布获奖名单。

查询方式: 通过登录注册账号,查询自己的成绩和获奖情况。

扫码免费领HiMCM竞赛1999-2024历年中英文真题集+获奖论文集+必备参考书等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