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申请环境中,特别美国和香港的本科申请中,理工科及商科专业的学者们面临着许多挑战。为了在一众优质申请者中脱颖而出,学生们需要不仅具备扎实的学术背景,还需要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在相关领域的表现。而对许多理工科及商科学生而言,参与HiMCM数学建模竞赛,是一个不可忽视的“加分项”。
一篇优秀的数学建模论文应具备逻辑清晰、表达准确、创新突出、可复现性强的特点。以下是国际主流建模竞赛通用的论文结构及写作建议。
一、数学建模论文标准结构与写作要点
1. 摘要(Abstract)——论文的“门面”
要求:300–500字,独立成页,概括全文精髓
写作要点:
背景简述:用1–2句话说明问题来源与现实意义
方法概述:明确建模方法
关键步骤:简述模型构建、求解算法、数据处理流程
主要结果:量化呈现核心结论
结论价值:强调模型的实际应用价值或理论贡献
O奖论文特点:
摘要不仅信息完整,且语言精炼、逻辑严密,能独立作为一篇微型研究报告。
2. 问题背景与引言(Introduction)
问题描述
明确研究对象
说明问题的现实背景与紧迫性(可引用数据支持)
研究目标
列出具体要解决的问题(如“建立最优路径模型”、“预测未来5年碳排放”)
文献综述
简要回顾已有研究
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
文章结构
“本文第二节进行问题分析,第三节构建模型……”
3. 问题分析(Problem Analysis)
问题拆解
将复杂问题拆解为若干子问题,明确每个子问题的关键点。
假设条件
列出关键假设
解释合理性
变量定义:明确定义问题中涉及的变量、参数和符号。
4. 模型构建
核心部分:展示你的数学思维与创新能力
写作要点:
模型选择依据
为什么选线性规划而非动态规划?
为何使用SIR模型而非指数增长模型?
模型详细描述
目标函数(如最小化总成本)
约束条件(如容量约束、时间窗约束)
变量关系(如递推公式、微分方程)
创新性体现
改进经典模型、提出混合模型、引入新变量
O奖论文特点:模型推导过程严谨,每一步都有数学或现实依据,创新点明确且可解释。
5. 算法与求解方法
必须包含:
算法选择理由
为何用模拟退火而不是蚁群算法?
使用Python的scipy.optimize
库的原因
算法步骤描述
流程图 + 文字说明(如“Step 1: 初始化种群;Step 2: 计算适应度…”)
计算工具说明
编程语言:Python / MATLAB / R
关键库:NumPy, Pandas, Gurobi, LINGO
硬件环境(如“Intel i7, 16GB RAM”)
6. 数据分析与结果
写作结构:
数据来源
公开数据集(如Kaggle、政府开放平台)
自行调研或模拟生成
说明数据可靠性
数据处理
清洗:缺失值处理、异常值剔除
归一化、标准化、特征工程
结果展示
使用图表:折线图(趋势)、热力图(相关性)、柱状图(对比)
表格:列出关键指标(如误差率、运行时间)
结果分析
解读图表、量化结论。
7. 模型验证与敏感性分析
必做内容:
模型验证
对比实验:与基准模型(如均值预测)对比
交叉验证:K折验证RMSE
实际案例验证:用历史数据回测
敏感性分析
改变关键参数(如成本系数、人口增长率)
观察输出变化,绘制敏感性曲线
误差分析
识别误差来源
提出改进方向
8. 讨论与结论
内容要点:
结果讨论
结合现实解释结果
模型优势
总结创新点与实用性
局限性
客观承认不足
未来工作
提出改进方向
二、O奖论文的五大核心特征
HiMCM每年仅公布O奖论文,分析近年获奖作品,可总结出以下高分秘诀:
1. 问题描述极其清晰
所有术语、变量、函数表达式明确定义
对模糊题意进行合理解释与界定
2. 论文条理分明,逻辑严密
采用层级结构:章节 → 子节 → 段落
推导过程环环相扣
使用过渡句连接各部分,增强连贯性
3. 解题方法明确且具创新性
不照搬经典算法,而是根据实际问题进行调整
提出混合模型
算法结合实际:考虑现实约束
4. 解法性能分析深入
不仅给出结果,还分析:
时间复杂度:算法运行效率
准确性:与真实数据的误差
稳定性:多次运行结果的方差
可扩展性:模型能否推广至更大规模
5. 图表专业,排版整洁
图表清晰标注:标题、坐标轴、单位、图例
使用专业绘图工具
论文排版统一:字体、字号、行距一致
避免拼写与语法错误(建议使用Grammarly检查)
2025新赛季HiMCM组队报名中!
我们提供himcm组队+辅导的服务,海外高中+国际学校全球组队
更有HiMCM【历年获奖论文】限时免费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