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iMCM(美国高中数学建模竞赛) 是一项高度依赖团队协作的国际赛事。一支结构合理、分工明确的队伍,往往比“个人英雄主义”团队更具竞争力。据统计,超过80%的O奖(Outstanding)和F奖(Finalist)团队都具备清晰的角色分工与技能互补。
一、HiMCM组队核心建议
建议1:团队人数:3-4人最佳
人数 | 优势 | 风险 |
---|---|---|
3人 | 分工清晰,沟通高效 | 工作量大时易疲劳 |
4人 | 任务可细分,抗压能力强 | 协调成本高,需明确主责 |
建议2:技能结构要求
能力 | 最低配置 | 说明 |
---|---|---|
理工科背景 & 数学基础 | 至少3人 | 能理解微积分、线性代数、概率统计等基础概念 |
英语能力 | 至少2人 | 能阅读外文文献、撰写学术论文 |
编程能力 | 至少1人 | 熟练使用Python、Matlab、SPSS等工具 |
二、团队角色分工建议(3人标准配置)
1. 建模手(Modeler)
职责 | 能力要求 |
---|---|
- 问题拆解,明确目标与变量
- 构建数学模型(线性规划、回归、图论等) - 提出合理假设并论证<br>- 设计求解流程 |
- 熟悉经典模型
- 能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语言 - 具备逻辑推导与创新思维 |
2. 编程手(Programmer)
职责 | 能力要求 |
---|---|
- 编写代码实现模型
- 数据处理与清洗 - 结果可视化(图表、热力图等) - 模型验证与敏感性分析 |
- 熟练掌握:Python、Matlab、SPSS/R(可选)
- 能快速调试代码,处理报错 - 理解算法复杂度与效率优化 |
3. 写作者(Writer / Editor)
职责 | 能力要求 |
---|---|
- 撰写论文
- 语言润色与逻辑优化 - 排版与格式规范(公式、图表、参考文献) - 最终校对与提交 |
- 英语写作能力强,语法准确
- 熟悉学术论文结构 - 熟练使用Word/LaTeX进行公式编辑与排版 - 能阅读并借鉴O奖论文 |
三、优秀论文的四大核心特征
HiMCM每年仅公开 O奖(Outstanding)论文,是备赛者最重要的学习资源。通过对近5年O奖论文的分析,发现高分论文普遍具备以下特征:
1. 问题描述清晰
对题目中模糊概念进行明确定义
给出所有变量定义表
列出假设条件并说明其合理性
2. 论文条理分明
逻辑结构严谨,层层递进:
问题背景 → 模型选择 → 模型构建 → 求解过程 → 结果分析 → 政策建议
使用小标题分级(如1.1, 1.2, 2.1等),增强可读性
建模过程一环扣一环,避免跳跃式推导
3. 解题方法明确且具创新性
不直接套用经典算法,而是结合题目进行改进
提出混合模型
对算法进行本地化调整,贴合实际场景
4. 分析深入全面
不仅给出结果,还进行:敏感性分析、误差评估、多方案对比、鲁棒性检验。
四、HiMCM组队常见误区
误区 | 正确认知 |
---|---|
❌ “成绩好就能赢” | 成绩好 ≠ 会建模 ≠ 会编程 ≠ 会写论文!四项能力缺一不可 |
❌ “随便找同学组队” | 技能重叠(如3人数学强)、分工不明的团队大概率陪跑 |
❌ “一人包办所有” | 14天内完成高质量论文几乎不可能,团队协作是核心 |
❌ “文科生不能参加” | 文科生可担任写作者,甚至提出“社会学模型”创新思路 |
❌ “跨校组队自由” | 必须来自同一所学校(证书标注学校),跨校需挂靠 |
五、HiMCM竞赛组队Q&A
Q1:文科生可以参加HiMCM吗?
当然可以!
文科生可担任论文主写者,负责逻辑组织与语言表达
社会科学背景有助于提出创新选题(如教育公平、文化传播)
曾有纯文科团队凭借“社会网络模型”斩获 Meritorious奖
Q2:HiMCM可以跨校组队吗?
可以跨校合作,但必须挂靠同一所学校注册
获奖证书将显示注册学校的名称
建议通过国际课程中心、竞赛机构或合作学校统一报名
Q3:孩子没经验能参加HiMCM吗?
完全可以!
HiMCM鼓励初学者参与,S奖(Successful)即为完赛奖
可通过:
学习历年赛题
参加专业辅导(如思客、阿思丹等机构)
从“模仿→改进→创新”逐步提升
重点培养优势项,团队互补即可
2025新赛季HiMCM组队报名中!
我们提供himcm组队+辅导的服务,海外高中+国际学校全球组队
更有HiMCM【历年获奖论文】限时免费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