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iMCM是由美国数学及其应用联合会(COMAP)主办的全球中学生数学建模竞赛,是最具含金量的中学生科研类赛事之一。
它不仅考验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,更强调跨学科整合、编程实现、团队协作与英文论文写作能力,是申请美本理工科、数据科学、工程、金融等专业的重要背景提升项目。
一、HiMCM竞赛涉及的核心知识点
HiMCM题目通常来源于现实中的复杂问题,涉及多个学科领域。以下是参赛者需要掌握的核心知识模块:
1. 跨学科知识
HiMCM题目常涉及以下领域:自然科学、社会科学、经济与管理、工程技术等。
关键能力:将复杂现实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,并结合多学科知识进行分析与求解。
2. 数学知识体系
基础数学知识:熟练掌握初中和高中的数学知识,包括代数、几何、概率统计等;
高等数学知识:微积分、线性代数、概率论等高等数学知识在建模中也非常重要;
数学建模方法:包括优化模型、预测模型、评价模型、动态模型、系统动力学模型。
3. 编程与数据分析能力
编程语言:掌握Python或MATLAB等编程语言,用于数据处理、模型求解和模拟;
数据分析与可视化:能够使用编程工具进行数据分析和结果可视化。
4. 英文论文写作能力
HiMCM要求提交全英文论文,因此具备良好的学术写作能力至关重要。
学术论文结构:掌握论文的基本结构,包括摘要、引言、问题描述、模型建立与求解、结果分析、结论等;
逻辑严谨性:确保论文的逻辑连贯,从问题分析到模型建立,再到结果讨论,每一步都要有理有据。
二、HiMCM竞赛备赛指南
1.HiMCM选题策略
HiMCM每年提供A、B两道题目,团队需从中选择其一进行建模与求解。
选题建议:
根据团队优势选题:如擅长数据分析的团队可选偏统计类题目,擅长建模的团队可选偏数学推导类题目
评估数据获取难度:部分题目需要外部数据支持,需提前考虑是否可获取
关注题目开放性:HiMCM没有标准答案,注重建模逻辑、创新性与表达力
2.HiMCM组队建议
人数:1-4人,推荐3-4人
角色建议:
建模手:负责模型设计与数学推导
编程手:负责数据处理、模型实现、可视化
写作手:负责论文撰写、图表整理、逻辑梳理
指导教师:1名,来自同一所学校
组队原则:
成员来自同一学校
分工明确、互补性强
有良好的沟通与协作机制
3.HiMCM备赛时间管理建议(14天)
阶段 | 时间 | 任务 |
---|---|---|
第一阶段 | 第1-2天 | 选题、理解题目、收集数据、初步建模 |
第二阶段 | 第3-7天 | 模型构建、求解、优化、初步结果分析 |
第三阶段 | 第8-11天 | 撰写论文初稿、补充数据与图表 |
第四阶段 | 第12-14天 | 修改论文、模型优化、最终润色、提交 |
注意:建议提前完成论文并尽早提交,避免网络拥堵或系统故障导致提交失败。
4.HiMCM模型建立与求解流程
模型准备:理解问题、明确目标
模型假设:合理简化问题,列出所有假设条件
模型建立:选择合适的数学方法进行建模
模型求解:使用编程工具进行计算或仿真
结果分析:分析模型输出,进行敏感性测试、误差分析等
模型检验:验证模型合理性,进行改进或优化
2025新赛季HiMCM组队报名中!
我们提供himcm组队+辅导的服务,海外高中+国际学校全球组队
更有HiMCM【历年获奖论文】限时免费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