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HiMCM竞赛的重磅升级为希望参赛的学子带来了新的挑战。为了取得优异的成绩,学生们需要提前开始准备,尤其是在团队成员的筛选上,选择那些具备互补技能和良好沟通能力的队友,将极大提升夺冠的机率。
一、2025年HiMCM三大改革新变化
1.新增“人工智能辅助建模”赛道:
自2025年起,参赛队伍可以在传统建模(Problem A/B)与AI建模赛道(Problem C)之间进行选择。这意味着对那些在人工智能、机器学习等领域有兴趣或专长的学生来说,有了更加针对性的选择。
2.论文评审新增“伦理与社会影响”评分项:
所有赛道的提交论文现在都需要包含一个“模型伦理风险分析”的章节,该部分将占总分的10%。这部分要求评估解决方案的公平性、隐私保护以及其社会影响,体现了对技术应用中伦理问题的关注。
3.数据可视化要求升级:
论文必须至少包含三种动态或交互式图表(例如通过Tableau、Python Plotly等工具生成),并且静态图表的比例不得超过50%。这提高了对数据展示方式的要求,鼓励参赛者使用更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呈现数据分析结果。
4.变化背后的趋势
从解题能力到综合素养:国际顶级竞赛越来越重视解决真实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,而不仅仅是数学解题技能。
技术前沿的应用:如AI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的应用成为必备技能。
社会责任感:强调技术方案需要具备伦理意识和社会责任感。
跨学科表达:能够利用可视化技术和学术写作清晰地传递复杂思想变得尤为重要。
二、HiMCM竞赛特点
真实问题驱动
题目范围广泛:HiMCM的题目通常围绕现实世界中的实际问题,包括但不限于环境科学(例如冰川融化预测)、社会经济(如疫情对旅游业的影响分析)、公共政策(比如城市垃圾分类优化)等领域。
应用数学工具解决难题:参赛队伍需要运用数学工具和模型来探索、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,旨在通过数学的力量解决这些复杂且具有挑战性的现实问题。
跨学科融合
综合能力要求:HiMCM不仅考验参赛者的数学建模能力,还要求他们具备编程、数据分析以及学术写作等多方面的技能。
团队分工协作:为了高效完成任务,团队成员通常会根据各自的优势进行分工,如设置“建模手”负责构建数学模型、“程序员”处理数据与实现模型、“写作者”负责撰写论文等。这样的分工有助于发挥每个成员的最大潜力,并促进团队内部的有效沟通与合作。
学术论文输出
结构完整的英文论文:最终提交的作品是一篇用英文撰写的完整论文,它应该包含问题重述、假设说明、模型构建、求解分析、灵敏度检验以及结论推广等多个部分。
高标准的要求:论文不仅要逻辑清晰、论证严密,还需要准确无误地表达团队的研究成果。特别是随着2025年改革后新增的“伦理与社会影响”评分项,团队还需在论文中体现对解决方案公平性、隐私保护及社会影响的考量。
【HiMCM赛事信息/组队招募/课程信息】
扫码添加顾问老师,一对一咨询!
更有HiMCM【获奖论文】限时免费领!